不管你承不承认,当互联网交互性传播开始以后,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就脱离了“新闻业”的掌控。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源,普通信息和新闻信息的界限日渐模糊,真真假假的信息、情绪泛滥的态度,让舆论场每天都跌宕起伏。

在这样的环境下,媒介素养变得无比重要起来。为了不被虚假信息蒙骗、不被人带节奏,也为了不胡乱发布信息和言论触碰底线,人人都应努力提升媒介素养。

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从总体上看,当前公众的媒介素养仍然有待提高。

应用意识强,辨别能力弱。随着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大家热衷于“看直播”“刷视频”。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虚假内容的数量和传播速度不断提升,造谣低成本,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人们很容易听信可知的片面信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不加以进一步判断思考。还有一些人缺乏对于媒介工具如各类手机App、网站等商业运行的理性认知,不了解大数据“杀熟”、预付式消费等模式,极易陷入“消费误区”。

媒介依赖与从众心理共存。网络传播的交互模式打破了时空约束,通过奖励机制和强化行为,影响用户的行为习惯和交流方式,同时也固化了大家的行为习惯。一方面,算法推荐模式使用户陷入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另一方面,媒介平台打造的“快餐式”娱乐文化体验更加形塑了用户的从众心理,从而降低了人们对信息的辨别、评估能力。

网络暴力挑战道德底线。人肉搜索、故意挑起性别对立、地域黑、造谣……当下的社交媒体上,网络暴力时常可见,大多也是在“有心人”的操作下发生的。网络暴力不但对当事人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还会激化社会矛盾,甚至导致道德滑坡。网络暴力表面上看是网民的一种非理性行为,实质上是网民言论表达自由的异化,容易引发社会情绪和公众心理失常。

从结绳记事到竹简纸张,从电视机到互联网,传播媒介一直处于变化和更新之中。尤其是当今时代,媒介形态的迅速演进常常让人感到跟不上信息更新的步伐,也愈加容易被信息洪流所裹挟。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知识甜蜜”,也是“选择的苦恼”,是人人必然提升媒介素养的客观背景。

传播主体多元化。传统媒体时代,专业新闻机构是信息发布的绝对主体,现如今,专业新闻机构只是众多信息发布者中的一部分,还有相当多的商业机构、自媒体都在发布信息,个体也都在分享日常见闻,“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皆为传播者”。但人们的每一次上传、分享或转发,可能是真相,也可能是谣言。

传播内容复杂化。过去,专业新闻机构生产的内容占主体,这些内容经过严格筛选、审核,保证了新闻性和传播价值。但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大事小情都上了网,不光真假难辨,且良莠不齐,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如大海捞针,实在费劲。

传播方式多样化。过去常说“有图有真相”,如今即使是“现场视频”也未必是真的了。图频的任意剪辑搬运,旧图新用,甚至AI生成,都在破坏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而由此带来的网络阅读碎片化习惯,也容易让人无法静下心来去关注事件的完整过程,造成偏听偏信,难以辨别信息真伪。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传播领域也是如此。传播媒介越是发达,越需要新闻从业者提高业务水平,也越需要公众提升了解、辨别、评估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已成为人人都要面对的事。

那么,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公众如何提升媒介素养?

平衡信源,优化媒介使用策略。社交媒体的个性化传播,可能会造成人们的“信息偏食”,进入信息茧房后,人们很容易就会失去对完整的信息环境的认知。因此,个人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大众媒体来“纠偏”,努力获得全面、平衡的信息。

去伪存真,提高信息辨析能力。面对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个人在选择可信任信息时要认真“把关”。对于那些网络热点以及吸引眼球的信息,不要盲目相信、轻易做判断,而应在充分了解信息源、等相关信息能互相印证后,再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总之,对待网络事件要有自己的认知和思考,不能人云亦云。

理性表达,共建清朗网络空间。社交媒体时代,公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和生产者。个人既要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把关,也要对自己所发布信息和言论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估,避免侵犯他人权利,危害公共利益。此外,要关注公共事务,参与公共话题交流,尊重公共规则和他人的表达权,共建清朗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