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不该犯“材料依赖症”

自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谁会成为‘第一批被AI抢走饭碗的人’”时常跻身热门话题。有网友排出最有可能被AI取代的十大高危职业,“记者”一职就位列其中。

这一说法不无道理。如今,许多新闻记者都有职业危机感,正如有人坦言:“现在外界对记者的重视程度不如从前。”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报道质量下降。相信大家有同感:如今网上“雷同”的新闻不少,仿佛只是换了几个关键词和记者署名而已。还有一些报道则存在资料堆砌、人云亦云之嫌。这背后,其实是一些记者犯了“材料依赖症”。

伴随着媒体融合深入推进,新闻工作者改进文风作风、践行“四力”一直在路上,推出了大量精品力作。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一些记者不愿跑现场,不愿深思考,总想等着采访单位或者采访对象“喂料”“输送”,或对于一些素材习惯于从网上复制粘贴,久而久之,其自身发挥的价值就越来越小。

不禁要问:这些记者为何会犯“材料依赖症”?

记者在起草新闻稿件时,确实需要参考一些文件材料、领导讲话,这有助于快速掌握报道主题,确保新闻的权威性、准确性。然而,少数记者却把拼凑“材料”视为新闻写作的“捷径”,把“跑现场”变成了非必要的“选项”。笔者发现“材料依赖症”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搬运工”。有的记者把网络搜索引擎当成了新闻素材的来源,从各个网站“搬运”一些材料,不到现场也能洋洋洒洒写出数千字的报道;有的就算到了现场,也不做采访、不做记录,只等着拿领导发言稿、活动通稿,简单地组合拼接后,将稿子一发了之,缺少真正的“含氧量”。

“二传手”。有的记者将到现场采访视为浪费时间的苦差事,要么直接把采访问题扔给新闻当事人,坐等他们回复现成的书面答案,要么把采访任务简单地“分包”给基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或乡镇宣传委员,把本应鲜活有趣的新闻采访变成了匆忙应付的材料报送。

“臆想家”。新闻贵在真实,少数记者甚至习惯于“自导自演”,拿着固化的新闻模板,凭空想象采访对话,出现查无此事的情况就在所难免。

文风即作风,“材料依赖症”更多折射的是记者的工作作风。在笔者看来,记者应是站在社会发展前沿、记录时代变迁、传递群众心声的一群人。真正的新闻需要记者亲临现场、见人见事才能发掘到,有血有肉、打动人心的新闻是网上“抄”不来、资料里“拼”不出的。

去现场是记者的使命。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工作作风。报道写得好不好,与新闻工作者能不能深入实际、深入采访很有关系。

新闻报道不只是传递信息,不同的记者有不同的视角,有思考有观点才能让鲜活的新闻激荡人心。然而一旦犯了“材料依赖症”,新闻就“干”了。

每一家媒体都应该有自己的品味和定位,这要靠新闻作品的品质和格调来体现。新闻作品过度依赖“拿来”,不仅让人“食之无味”,甚至有时候既说不清“是什么”,更无法为读者真正解疑释惑,长此以往,损害的是媒体的声誉和权威性。

“材料依赖症”也让一些记者变懒了。有人说,“记者即行者也”,记者的生命之路在脚下,把一条条好新闻跑出来、问出来、写出来,这样的新闻才会有穿透力和生命力,这样的记者才会受到尊重和欢迎。

一些记者依靠“喂食”,调查研究、观察思考的能力逐渐退化,缺少独到的视角、深刻的观点,只为在报道数量上完成任务,攒够工分,为求不出错宁愿不出彩,久而久之就缺少了挖掘深度内容的冲劲和职业精神。如果不自我革命、不自我逼迫,又何谈寻找自我价值、提升职业地位?

对于媒体而言,如果生产的内容没有营养、没有内涵,广大读者尤其是“网生一代”自然就会流失。在融媒体时代,读者的信息来源和渠道越来越多元,这也使得他们对新闻内容越来越“挑剔”。“不对味”“变了味”的新闻,就会渐渐失去读者,而大家总会在其他“用心”的平台找到对味、有味的“信息盛宴”。

曾有记者提问ChatGPT“自己是否会被它取代”,得到的答案是:“新闻记者需要独特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沟通能力,以提供独特的见解和有价值的信息。实际上,纯粹的AI技术是不具备这些能力的,而这些能力是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关键价值。”这句回答,看似能够打消一些记者对于“会不会被取代”的顾虑,其实是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破解“材料依赖症”,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真采真写是成长成才的硬功夫。贴着“地皮”找新闻,应成为每一位记者的基本素养。吃不了苦的人是干不好记者的。试想,在突发的重大事件或者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面前,如果没有奔向现场的新闻冲动,这样的记者又去哪里寻找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呢?

深度和细节是新闻价值的重要体现,透过现有的材料去寻找新闻线索,采访核实、补充完善,或者透过新的视角去记录事实、阐发思考,是记者应有的职业素养。比如,看似寻常的会议,如果记者能够通过采访专家、相关人士来对基本信息进行补充完善,报道的深度和厚度便会得到提升,报道自然丰满了。

比如,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上,连续三年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浙江广电集团记者杨川源作为代表发言,分享的就是自己蹲点一线,让报道更有锐度、更有温度的体会。再如,浙江日报开设《第一视点》专栏,呈现浙江贯彻“八八战略”的生动实践,报道以评论、通讯、记者手记等形式呈现,稿件内容就源于记者本人扎实的调研和深入的观察、思考。

让考核评价的“颗粒度”再细一些。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下,新闻也要“以快制快”。深入一线的记者既要采、还要写,“跑断腿的比不过在电脑前用通稿拼拼凑凑发稿的快”的现象需要反思、改进。此外,如今一部分记者日常任务的确较多较重,这一现实也须承认。

我们需要思考,什么样的记者才算好记者?不能只是看他发了多少稿子,关键要看他跑了多少现场,看他写的文章有没有贴近时代、贴近人民。因此,媒体考核评价,该松绑松绑,该加码加码,少一些数量上的考核,多一些质量上的评价,坚持无调研不新闻、无现场不新闻,培养有头脑的、有深度的专家型新闻工作者,这样一来,记者不仅能“跑”出好新闻,更能“跑”出成长性。

被采访主体也应为记者提供更多空间。一些重大事件如政策的发布、文件的颁布等,确实需要统一口径,确保减少差错。但一些宣传活动、主题报道等,相关部门应该给记者提供更多采访便利和报道空间,尊重记者采访的权利,甚至欢迎记者进行监督和批评,哪怕是被问到了“痛处”。

好记者是需要蹲下去吃一番苦头才能炼成的。如果说要成为好记者需要哪些必备条件,那么就是直抵新闻现场,始终保持一腔火热的血、一颗滚烫的心。

Add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